托福聽力考試兩種修辭技巧

 

 

 

  一、Hyperbole(誇張)

 

  試比較以下TOEFL聽力短對話的兩種回答方式:Have you asked your brother to do the dishes?

 

  Yes, many times.(很多遍了)/Yes, a thousand times.(無數次了)

 

  很明顯,第一種回答方式不如第二種生動,因為a thousand times(無數次)使用了Hyperbole(誇張)的修辭手法。Hyperbole一詞源於希臘語的huperbole,意思是exceed(超過),是一種故意誇大其詞(overstatement)或言過其實的修辭手法;其特點是對表達物件進行有違常識或不合邏輯的誇張性描寫,以達到強烈的修辭效果。如:a river of tears (淚河)a mountain of coal (煤山)oceans of people (人海)...

 

  Hyperbole(誇張)TOEFL聽力中的運用也可謂爐火純青。比如:

 

  1)You are my lifesaver.(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2)You are 100% right.(你“百分之百”的正確).

 

  3)My back killed me.(我的腰痛的厲害。)

 

  4)You make me feel guilty. (你讓我感覺像是在犯罪。)

 

  5)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好久不見了呀!)

 

  6)I could sleep for a whole year. (我太困了。)

 

  7)We’re all tired to death.(我們快累死了。)

 

  當然,除了TOEFL聽力,Hyperbole(誇張)的修辭手法在英語語言文學中的經典範例不勝枚舉:

 

  1)One father is more than a hundred schoolmasters. (George Herbert) (一個父親的作用大於100個教師。)

 

  2)It’s a crime to stay inside on such a beautiful day. (今天陽光明媚,躲在家中實在太遺憾了。)

 

  3)A drop of ink may make a million think.(George G Byron)(一滴墨水寫成的文字可讓千萬人思索。)

 

 

 

 

  二、Simile(明喻)

 

  試比較以下兩種TOEFL聽力表達方式:

 

  1)He spent a lot of money.(他花了大筆的錢。)

 

  2)He spent a lot of money, like water.(他花錢如流水。)

 

  很明顯,第二種表達方式比第一種更加生動和形象。因為like water(如流水)使用了Simile(明喻)的修辭手法,這樣以來,無疑使語言更加精彩和完美,聽力考試也不再單純是一門考試,而變成了一種享受。Simile(明喻)一詞源於拉丁語similes,其意為like()。他借助人們的想像力,使用一定的比喻詞如:like, as等加以連接,從而清楚的表明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使得表達更加新鮮有趣。其典型形式是A is like B.

 

  Simile(明喻)的修辭手法在TOEFL聽力中的運用也可謂爐火純青。比如:

 

  1.Like 引導

 

  1) He sweats like a pig.(他像豬一樣流汗。)

 

  2) They slept like babies.(他們像嬰兒一樣熟睡著。)

 

  3)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John Ruskin)(生活沒有目標猶如航行沒有指南針。)

 

 

 

 

 

 

 

 

 

影響托福聽力成績的5大原因

 

 

 

  但該考試不採用電腦出題的方式,即題目難度與上一題回答是否準確無關。因而在托福聽力考試過程中一些外在的因素時常干擾著同學們的托福聽力成績。

 

  失分點一:單字不熟

 

  在托福聽力考試題中,場景類的材料佔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涉及到很多有關場景類的辭彙。這樣一來,能否熟練的識別、拼寫出場景辭彙,成了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出現頻率不高、難度卻較大的場景。

 

  失分點二:速度太慢

 

  考生在平時復習的時候可以刻意的在與聽力考試相同的時間段內練習新托福聽力,這樣長時間的堅持會讓自己的耳朵在聽力考試的時間段內很快進入狀態,而不至於聽完第一部分的聽力後才開始有一點感覺。

 

  失分點三:穩定情緒

 

  在新托福聽力考試中,很多考生對於新托福考試的聽力題感到陌生,因此在聽力的第一道題上會感到很緊張,這樣便導致了不能很快的進入考試狀態,基本上第一篇聽力都是錯誤連篇,因此考生需要在考試當天早上起來後聽一些有關托福聽力考試的練習題,這樣可以保證在考試的時候不至於耳生,情緒也會相對的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

 

  失分點四:忽略細節

 

  在托福聽力的考題中,只有20%的題目是主旨題,其餘80%的題目為細節題,很多考生為了不讓最後一道多選題失分(因為分值較高),在聽力的過程中過多的注重結構和主題,而忽略了很多細節部分,導致在答題的時候對細節題選項中的至少兩項不確定。

 

  失分點五:時間掌控

 

  由於新托福考試聽力部分的考試類型的改變,導致很多中國考生對這樣的考試很不習慣,因此在時間的掌控上會有許多學生出現問題,把大部分的時間糾纏在一道題目上,從而導致後面會做的題目做不完。

 

 

 

 

 

 

 

 

 

 

托福聽力提分絆腳石有哪些?

 

 

  聽之前就開始看題,預測自己將要聽到的段子大概是哪方面內容,這樣聽的時候自己會不自覺的去注意,也不那麼暈或者走神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托福聽力提分絆腳石有哪些。

 

  解決方法提示:

 

  1.考試或者做練習時,要懂得放棄!這題沒聽明白就不要再去研究了,趕快將精力集中到下一題的準備中,你覺得丟一題好還是丟一堆題好呢?

 

  2.在平時的新托福聽力練習中聽完後一定要回過頭來分析這個讓你連錯的題,是什麼類型,屬於哪方面的原因導致了你對它的不直接反應。以後就要加強這類型題目或者原因的訓練。

 

 

 

  聽力片語障礙

 

  分析:很多朋友可以很好的聽懂PARTA的每個單字,但在回答部分,一聽到片語就不知所措。

 

  解決方法提示:1.不必要去專門花很多時間去背一本片語書,因為畢竟片語出現的數目還是小的,而且有時候還經常考重複的片語,更何況不一定考的就是你背的那本書裡的。所以建議大家將往年考過的片語都歸類總結一下,熟悉往年考過的片語就足夠了。

 

  2.加強自己猜片語的能力。名師建議考生儘量要求自己能根據聽到的內容將片語的意思估計個大概出來,然後選答案。這就要注意聽到的詞,語氣,和具體內容了。

 

 

 

  一短就愣

 

  分析:這類型問題出現在PARTA極其嚴重!因為在PARTA裡很多時候答句就一句話搞定,這時候考生就愣了,還沒反應過來剛才那句話,就開始問:What does the woman mean了。

 

  解決方法提示:

 

  1.立即就從這短答句裡判斷出到底是YES還是NO,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能幫助解題,特別是一些一般疑問句,有YESNO的答案就差不多解題了。所以要第一時間反應出那短答句說的到底是肯定還是否定。

 

  2.結合語氣,辭彙來判斷YES或者NO

 

 

 

  一長就暈

 

  分析:這個問題就出要出現在PARTBC。因為是段子題,明顯會比PARTA長出來許多,這時候考生便出現走神,煩躁,精力無法集中漏題等現象。

 

  解決方法提示:

 

  1.聽段子題的時候視線不要離開題目,這能幫助你集中精力。

 

  2.聽之前就開始看題,預測自己將要聽到的段子大概是哪方面內容,這樣聽的時候自己會不自覺的去注意,也不那麼暈或者走神了。

 

 

 

  不知如何讀題

 

  解決方法提示:

 

  1.一般來說,在PARTA中,最好搶讀2個選項再聽,因為這樣有助於讓你心裡有底,有譜。(聽的時候就可以放心主要聽聲音,不盯著題目看也行)PARTBC中最好將所有題目都掃一遍,分析出此段子大概將要講的是哪方面的內容,目的也是為了讓你心裡有譜,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展開聯想,到時候聽起來就會順利很多。

 

  2.將這類型的托福聽力題目全都集中到一起來聽,來分析,自然就會有進步開竅了。

 

 

 

  覺得聽懂但老錯

 

  分析:覺得自己明明似乎是聽懂了這題,但一選出來答案就是錯的,怎麼想也想不明白。

 

  解決方法提示:這種情況的出現大部分集中在implyinfer題。因為有時候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很容易造成一些以為自己聽懂但推不出來的現象。這就需要大家自己在托福聽力訓練中就去揣摩這類型的題到底是從怎樣的角度去implyinfer的,有時候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維去想問題,要分析真正的出題思路和外國人的思考方式。

 

 

 

  慢熱

 

  分析:做題時精力不夠集中,不夠緊張,導致題目已經開始自己還沒反應過來,丟分!

 

  解決方法提示:

 

  1.提前看題目,將要聽的題目先看一下(所謂的熱身),大腦裡分析猜想一下。

 

  2.練習聽抄(聽寫),因為聽抄可以加強你對題目的敏感度及印象,讓你對題目做出迅速的反應。

 

 

 

 

 

 

 

 

六大方法突破英語聽力

 

 

 

這裡介紹的幾個方法,是筆者自己經常使用的有效的聽力訓練方法。結合以上聽力學習的原則,將以下方法運用到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你會發現,英語聽力的提高是"有法可依"!

 

 

 

  跟讀的方法:

 

  這是遵循模仿的原則來使用的方法,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跟讀的方法有兩種,一句一句的跟讀,直到整篇文章讀完;另一種是跟著原聲將整段或者整篇文章跟讀下來。後一種方式,對整體文章的把握具有很好的效果。建議採用。跟讀的方法在前期過程中要反復使用。有些發音優美的文章值得反復跟讀多遍,直到能夠背誦為佳。

 

 

  大聲朗讀的方法

 

  大聲朗讀是跟讀方法的延續。最好是在你認為跟讀得比較像得情況下,進行大聲的朗讀。朗讀當然就要出聲,出聲就會對耳朵和大腦有刺激,有刺激就會引起生理的變化,朗讀到一定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舌頭不再僵硬了。這對日後的口語表達奠定了良好的發聲基礎。大聲朗讀有幾個要素可以輔助使用,以提高朗讀的效率。一是激情朗讀法。這個意思當然非常明顯,語音語調、抑揚頓挫、全情投入,發揮全身的參與,不僅朗讀感覺很好,而且效果非常明顯;二是捂住耳朵朗讀。這不是為了排除外界的噪音,而是通過捂著耳朵朗讀,增強對耳朵、大腦的刺激,獲得更佳的記憶效果。朗讀的間接成果,可能會導致背誦。而背誦也是語言學習的良好的手段之一。

 

 

  聽寫的方法

 

 

 

  這個方法是從小孩學語文的過程中學來的。小學生經常要回家讓家長給他聽寫生詞甚至句子。這種通過手()、耳()的方法,對鞏固所學的內容,非常見效。我們國內鐘道隆教授的逆向英語提倡的就是英語聽寫練習。我自己也通過聽寫練習獲得很多聽力環節的突破和鞏固,並因此開發出了"英語聽力通"這個非常流行的英語學習軟體。該軟體提供了可供學習者邊聽邊寫,或者重複播放、複讀的功能,是實現本文所宣導的"英語是聽出來的"方法的很好的學習工具。

 

 

  使用英英詞典的方法

 

  在聽的過程中碰到生詞時,最好使用英英詞典進行查詢。使用英英詞典越早越好。這不僅因為英英詞典給你的詞條解釋是最清晰的(翻譯過的詞條解釋往往會引起詞義上的誤解),還因為通過查詢英英詞典,能夠使你對英語的把握和感覺更加直接,不需要更多的中英轉換。比如,英語裡的insist persist兩個詞。在英漢詞典裡查都是"堅持"的意思,用漢語翻譯根本看不出這兩個詞的區別。而這種區別如果你查詢或者使用英英詞典的話,一開始就會明白。請看在Longman Web Dictionary 中對insist的解釋是:to say firmly and repeatedly that something is true especially when other people think it may not be true(儘管別人說某件事情不對,也執意要說而且是重複不斷地說那件事情是對的);而對persist的解釋是:to continue to do something although this is difficult or other people warn you not to do it. (繼續不斷地做某件事情,儘管這件事可能很難,或他人勸你不要做)。兩者的差別通過查英英詞典就一目了然了。可見,儘早使用英英詞典,可以使你在學習上少走彎路。可以這麼說,英英詞典是你一個不可多得的召之即來的英語老師。(參見附錄之"介紹幾本常用的英英詞典")

 

 

  主題集中學習的方法

 

  這個方法在聽力的過程中非常有效。由於聽力的素材非常寬泛,語音品質和辭彙量的差別也很大,導致學習的選材比較困難。在分級原則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採用主題集中學習的方法,將一批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相關的有聲資料作為聽的物件,進步效果非常明顯。比如:在聽新聞廣播的時候,有一些主題在一段時間裡是反復播出的。如現在的伊拉克戰爭。我們就可以就伊拉克戰爭的相關報導作為集中突破的聽力素材,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力量將有關伊拉克戰爭的相關辭彙(如人名、地名、軍用武器名稱、戰爭的來龍去脈等)學到手,而且由於這些辭彙不斷重複播出,你聽起來會越來越熟,直到最後深深刻在腦子裡。可以這麼說,用這種方法練習聽力的同時,也增進了辭彙的學習。所以有時候,單字是不用背的。聽多了,你的辭彙是一個立體的辭彙,不僅知其發音,也知道了如果使用。重複是記憶的最好母親。有聲重複,更是提高記憶效果的良好秘訣。

 

 

  閱讀促進聽力的方法

 

  聽力學習進行到一定的階段,有時候,你會感到進步不大。有些地方你怎麼聽也聽不明白。這個時候可能問題的本身已經不在聽的技術範圍上了。這不僅表明你已經進步了,而且也是你進一步提高的時間到了。這個時候,可以採用廣泛閱讀的方法進行解決。可以閱讀和聽力材料相關的內容,也可以將閱讀作為聽力練習的輔助方法,大量地閱讀小說、雜誌、網路文章、新聞報導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閱讀是積累辭彙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閱讀來進一步提高自己,尤其是增加對國外背景知識的瞭解,將反過來促進聽力的進一步提高。要知道,你對某些知識瞭解得越多,你的英文聽力就越容易,所以善於積累各種知識,對語言學習也是相當有裨益的。

文章標籤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析托福寫作完成檢查五要點

 

 

       A 文章是否切題

 

  把文章和提綱進行比較,觀察是不是已清楚地表達了想要寫的內容。能夠從3方面做考查:其一是整篇文章內容是不是切合文章標題要求;其二是段落主題句的內容又是不是和各段落提示句內容相同的;其三是段落內部的內容是不是和段落主題句的表達相一致。如果發現任何一個層面不切題,應盡可能彌補,刪除那些多餘的或不切題的地方;增添殘缺的、語義表達不足的地方。由於時間所限,刪的內容一定要精,要切中要害,切忌動“大手術”。

 

 

  B 句子是否相互連貫

 

  檢查上下文是不是連貫,句子銜接又是不是自然流暢,檢驗的標準主要是句子是不是通順,原本就該用過渡詞的地方用了沒有,還有所用的過渡詞是否合適。

 

 

  C 是否使用了一些錯誤的或不恰當的詞語

 

  分析表示檢查文章裡是不是有用詞不當的情況,要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詞把思想表達,忌用生詞、大詞,避免中文式英語。

 

 

  D 是否有文法錯誤

 

  主謂是否一致,動詞的時態、語態、語氣的使用是否正確,片語的搭配是否合乎習慣。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文法錯誤,對把握性不大的片語、句型絕一定別用。而應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片語、句型來表達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E 是否有大小寫、拼寫、標點錯誤,寫作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寫作格式規範容易可以獲得閱卷老師的印象分。留意下面一些常見格式要求:

  文章標題用引號,書名用斜體,每段的第一行要空格,相當於是留出45個字母的空格。 征服托福獨立寫作,只有將文章結構、論點展開、語言技能完美的結合,一篇優秀的托福作文才能真正橫空出世。

 

 

 

 

 

 

 

托福寫作打字速度慢如何提升?

 

 第一點,打字太慢。

 

針對平日備考使用紙筆訓練的同學,一定要千萬注意!!!紙筆寫作以及電腦敲字是不相同的感覺!!在平日不怎麼用鍵盤打英文的同學,能夠試試限時30分鐘,你是可以打多少字,可以去邊打字邊拼單字,單字通常就會走形,並非是前後字母顛倒就是多字母、少字母。

 

因此建議大家,在備考時可以使用電腦寫作,並且不要keyword裡,因為word會幫你標注出錯字並且糾正字母順序。

 

而是另開一個記事本,30分鐘打完後,複製到word裡,看你有多少紅的波浪線:) 鍵盤打字雖然比起訓練聽力閱讀算是小細節,但關鍵時刻會影響你的心態和發揮,大家一定要提前訓練和適應。

 

  第二點,糾結。

 

此為很多同學的壞習慣,托福寫作落筆成字,這樣就不應該修改了。練習時第一稿寫完,第二稿隨你怎麼折騰。但是第一稿,肯定是要半糾結的心態扼殺在搖籃裡,由於它會對你思路的連貫性和心態有影響,大家可以想像下你第一個分論點以後,已經寫了3句支撐句,但所有刪掉從頭來過,這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考場上只要會影響心態的事都別去做。要如何做到考試的時候也能不糾結呢?無非就是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養成習慣,不糾結,打出去的字,潑出去的水。你要想改就第二稿的時候改到自己覺得完美,然後嘗試用到下一篇習作當中去,大腦習慣了這個過程,也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

 

 

 

 

托福閱讀怎樣來巧用關鍵字

 

托福考試閱讀部分一篇文章一般較長,所以一般是以段落為單位的。有時候可能會有學生說我做題的時候並不會去看整段啊,或者有學生說我看懂了哎,但題目就是沒做對啊!其實我們在閱讀一個段落時要學會使用方法,是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閱讀呢?

 

 

  要讀懂一個段落我們只需要抓住幾個關鍵字而已。那麼關鍵字怎麼抓呢?一是看邏輯信號詞;二是讀句子的時候一定牢記只看主幹!下面我們就以托福TPO25中的文章The Decline of Venetian Shipping為例,說說如何巧抓關鍵字。

 

  TPO25-2 The Decline of Venetian Shipping

 

  Paragraph 2 This decline can be seen clearly in the changes that affected Venetian shipping and trade. First Venics intermediary functions in the Adriatic Sea where it had dominated the business of shipping for other parties were lost to direct trading.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there was little problem recruiting sailors to row the galleys (large ships propelled by oars) guilds (business associations) were required to provide rowers and through a draft system free citizens served compulsorily when called for. In the early sixteenth century the shortage of rowers was not serious because the demand for galleys was limited by a move to round ships (round-hulled ships with more cargo space) with required fewer rowers. But the shortage of crews proved to be a greater and greater problem despite continuous appeal to Venics tradition of maritime greatness. Even though sailors wages doubled among the northern Italian cities from 1550 to 1590 this did not elicit an increased supply.

 

  以上算得上是托福閱讀中較長的段落了,在快速閱讀這個段落的時候我們要找的關鍵字是:邏輯信號詞—如段落中所標示的first but this… 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信號詞所在的句子基本都是解題的資訊點。那麼在做題定位時不妨多加留意。當然,抓住這些關鍵字並不難,難在理解。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理解這些句子時的關鍵字。每段話的首句是必定要讀的This decline can be seen clearly in the changes that affected Venetian shipping and trade

這是包含了一個定語從句的複雜句。先看到核心詞changes,再看到Venetian shipping and trade。這篇文章接下來具體要寫的內容就展露無遺,也就是威尼斯船業和貿易的變遷。

 

 

  First,這當然是開始寫shipping的標誌了。Venices intermediary functions in the Adriatic Sea where it had dominated the business of shipping for other parties were lost to direct trading.

我們一直強調句子要讀主幹,那麼簡單地看這個句子就是Venices functions were lost, 核心詞很顯然是lost,也對應了整篇文章的主題 decline. 接下來兩句寫到了1516世紀遇到的船員難招的問題。…

 

there was little problem recruiting sailors to row the galleys (large ships propelled by oars) guilds (business associations) were required to provide rowers and through a draft system free citizens served compulsorily when called for.

這句話中有冒號的出現,閱讀冒號之前的內容

 

there was little problem;到下一句:the shortage of rowers was not serious because the demand for galleys was limited by a move to round ships (round-hulled ships with more cargo space) with required fewer rowers.

這句中要看到的核心是not serious;再往後看到But.to be a greater and greater problem. 到這裡意思應該已經一目了然了,就是講威尼斯船業在招聘船員方面所遭遇的變遷:little problemnot serious greater problem.

 

 

  剛才我們講了文章閱讀部分要抓關鍵字,其實我們在閱讀題目和選項時也是需要尋找關鍵字的。有些題目的選項是比較長的,四個選項看上去也差不多一段話了,所以一定要抓住關鍵字判斷才行,如否定詞、比較詞和並列詞。這些是快速流覽選項的第一步。再次也要看到題幹和每個選項中能讓我們快速定位到原文的關鍵字。我們還是以托福TPO25為例:

 

 

  TPO25-1 The Surface of Mars

  Paragraph 5 As on the Moon the extent of large impact cratering (i.e. craters too big to have been filled in by erosion since they were formed) serves as an age indicator for the Martian surface. Age estimates ranging from four billion years for Marss southern highlands to a few hundred million years in the youngest volcanic areas were obtained in this way

 

  According to paragraph 5 what have scientists been able to determine from studies of large impact catering on Mars?

 

  A. Some Martian volcanoes are much older than was once thought

  B. The age of Marss surface can vary from area to area

  C. Large impact craters are not reliable indicators of age in areas with high volcanic activity

  D. Some areas of the Martian surface appear to be older than they actually are

 

 

  劃出選項中的關鍵字後,定位到原文迅速流覽發現原文中並無如AD選項中的比較,C中的否定詞not和原文是明顯相矛盾的,故而選擇B,而B選項對應的恰好是本段末句:

 

Age estimates ranging from four billion years for Marss southern highlands to a few hundred million years in the youngest volcanic areas were obtained in this way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應該明白在閱讀之時何為關鍵字。簡單地講有定位關鍵字和判斷關鍵字。定位關鍵字包括題幹及選項中的名詞,還有就是段落中那些一直向你示好的邏輯信號詞了,不要忘記用它們找到你解題需要的資訊。判斷關鍵字是選項中那些有特色的辭彙,包括否定詞,比較詞或者是句子主幹中的動詞等,根據這些詞和原文進行對應,至少有一半的選項可以迅速被排除。

 

 

 

 

 

 

托福寫作句式如何多樣化?

 

托福獨立寫作對於句子的要求,是要高於我們在國內英語課堂上所熟悉的英語寫作習慣的。一般來說,台灣的學生更習慣大量的運用簡單句,而托福的寫作要求中明確規定了syntactic variety,即句式的多樣化。因此,如果不能熟練的運用各種不同的句式,而依然是採用大量的簡單句的羅列,學生是不容易拿到高分的。

 

 

  所謂“句式多樣化”,其實理解起來並不難,無非是熟練的使用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等)、同位語、介詞片語,而更高級別的要求,則可以嘗試使用強調句、倒裝句、虛擬語氣等更複雜的表達方式。上述這些句式,其實大部分台灣的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已經完全熟悉,然而因為高中的英語教學往往忽視英語寫作中不同句式的應用,而過多的強調辭彙,因此很多學生並不能熟練靈活的運用這些他們原本熟悉的文法知識。

 

 

 

  寫作的提高並非一日之功,複雜句式的使用當然更依賴大量的閱讀和聯繫。然而想要寫出比較好的從句,其實也是有技巧的。就拿一位同學寫過的一篇作文來舉一個例子,去年的北美考場上有這樣一道題:

 

  Some people like to record their life by sharing pictur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Others keep this information to themselves and never share it online. Which do you prefer?

 

  有一位同學其中一段的觀點是,通過在社交網站上分享個人資訊,人們可以更好的留存自己的記憶。其中例子部分他時這樣寫的:

  Last year is my parents 20th anniversary of marriage. I gave them CDs and photos as gift. These CDs and photos are collected from their Facebook home pages. After receiving my gift, they were deeply impressed.

 

  可以看出,這個段落犯了許多同學容易犯的問題——依然是簡單句的大量堆砌。然而,想要把這段文字改正比較好的複合句,其實並不難,首先我們要從每一句話在這個例子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麼:

 

  Last year is my parents 20th anniversary of marriage. 這句說的是時間發生的時間

  I gave them CDs and photos as gift. 這是整件事的核心。

  These CDs and photos are collected from their Facebook home pages. 這是對禮物的句子描述,也就是定語

  After receiving my gift, they were deeply impressed. 這句說的是時間發生之後的結果。

  這樣分析就非常簡單了,只要把每一個部分起到的作用後面加上“從句”兩個字,這個句子的改寫方法就呼之欲出了。

  Last year is my parents 20th anniversary of marriage. 可以改成時間狀語從句,加上when

  I gave them CDs and photos as gift. 不變

  These CDs and photos are collected from their Facebook home pages. 可改成定語從句,加上which

  After receiving my gift, they were deeply impressed.可改成結果狀語從句,也可以選擇用非謂語動詞表示結果。

 

 

  把這些句子重新組合在一起,就可以這樣寫:

  For instance, when it comes to my parents 20th anniversary of marriage last year, I gave them CDs and photos,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their Facebook home pages, as gift, impressing them deeply.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只需要適當的修改,剛才還是簡單句的羅列,現在已經成為了比較規範的複合句。自然這些句子還可以寫得更好,如可以選擇更貼切的辭彙。但對於許多還不習慣使用複合句的學生而言,這已經是符合ETS要求的規範的句式。

 

  因此,對於許多寫不好複合句的學生而言,通過分析每一個句子的具體作用把簡單句組合成一個規範的複合句,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相信掌握了英文句子重組的方法,在托福寫作中應用這些技巧一定會令你的文章大放異彩。

 

 

 

 

 

 

托福寫作中句型的使用

 

 

托福寫作的文章是由很多句子構成的,如果說單字是句子的靈魂,那句子就是文章的基石,而句型則是不同品質的基石,可以讓整篇文章充滿多樣的色彩。雖然句型的變化很多,可是針對托福寫作的特點,一篇近300字的文章,完整性、一致性以及精彩的內容缺一不可,那麼我們如何用簡練的語言拿到很高的分數呢?

 

  我們看看下邊的幾個例句:

 

  1. Knowledge will never lie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這個句子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knowledge生命,形象化了知識的嚴謹性,同時也避免了直接翻譯的繁瑣冗長。

 

 

  2. That information comes very impressively to everyone in the job market

 

  那一資訊使所有正在找工作的人為之一震。

 

  這個句子也間接使用了擬人的手法,人性化了Information這個詞,come可以把人們接受資訊的過程表達的更生動。

 

 

  3. Confidence never fails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your entire life

 

  自信在你一生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這個句子中neverfail表示雙重否定,用以加強肯定的成分。

 

  這幾種句子中的修辭手法都可以使句子的意思表達起來更生動,讓人讀起來容易接受,同時也避免了直接翻譯的很多缺點。

 

 

 

 

 

 

巧用that 提高托福作文格調

 

 

  很多考生在托福作文考試中不知道怎麼措詞和造句,造成作文比較單調,這也是影響考生取得高分的一大障礙,其實考生如果能扎扎實實學好托福句型,一個簡單的“that”就可以轉化成五大從句:

1.主語從句;

2.賓語從句;

3.表語從句;

4.定語從句;

5.同位語從句

,下面為考生詳細介紹。

 

 

 

  第一步:牢記基本原則,一個句子只能有一個謂語,一個完整的句子至少包含主語和謂語這兩個句子成分。

 

  *注意:從句和主句分別算作一個句子,謂語本質上就是動詞時態。從句有且僅有一個動詞時態,主句有且僅有一個動詞時態。時態包括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等等。

 

  例句: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太陽從東方升起。(一般現在時)

 

  He gave me a book yesterday. 昨天他給了我一本書。(一般過去時)

 

  The trees planted last year are growing well now. 去年栽下的樹如今長得很好。(現在進行時)

 

  We have been in this room since 9 o’clock. 我們從9點起就在這個房間了。(現在完成時)

 

  注意:劃線部分是謂語動詞

 

 

 

  第二步:認識包含從句的複合句。複合句=主句+從句(從句=引導詞+從句其他句子成分)

 

  It was a fault that could not be forgiven. 那是一個不能被寬恕的錯誤。主句從句(其中”that”是引導詞)

 

  I have no idea that he is accepted by a college. 我不知道他被大學錄取這件事情。主句從句

 

  注意:本文專講引導詞“that”引導的從句。

 

 

 

  第三步:開始寫句子。

 

  1.主語從句:That+完整句子+謂語(動詞時態)+其他成分

 

  例句:

 

1). That he is going to Beijing upsets me. 他去北京這件事讓我很難過。完整句子

 

2).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is a truth. 地球圍繞太陽轉是一個真理。完整句子

 

  *有時為避免句子頭重腳輕,常用“It”代替主語從句放於句首,而把主語從句置於句末。

1). It upsets me that he is going to Beijing.

2). It is a truth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常用的句型有:

It is necessary (important, natural, strange, etc.) that從句……是必須的(重要的/自然的/奇怪的)

It is a pity (a shame, no wonder, etc.) that從句……是一個遺憾(恥辱/不奇怪)

It is suggested (requested, proposed, desired, etc.) that從句建議/要求/提議/渴望……

 

  例句:

It is necessary that workers in factory are punctual.在工廠裡工作的工人必須準時。

It is a pity that he got dropped out of school at so young an age.令人遺憾的是他那麼小就輟學了。

It is proposed that car using in this city should be limited.人們提議汽車的使用應該被限制。

 

 

 

  2.賓語從句:

主語+謂語(動詞時態)+that+完整的句子注意:這種從句就是謂語動詞後面的句子。“that”沒有實義,但書面語中不省略。

 

例句:

He has told me that he will go to Shanghai tomorrow. 他告訴我他明天會去上海。注意:“told”這個謂語動詞後面跟了“me”和“that he will go to Shanghai tomorrow”兩個賓語。

 

We must never think that we are good in everything. 我們決不能認為自己什麼都好。

 

 

 

  3.表語從句:

主語+謂語(系動詞)+that+完整的句子系動詞:

 

be, sound聽起來, look看起來,feel摸起來,smell聞起來,taste嘗起來,remain保持,仍是例句:

 

The fact is that we have lost the game. 事實是我們已經輸了這場比賽。

 

The reality is that she has to quit her job for him. 事實是她必須為了他而辭職。

 

注意:“that”不做成分,書面語中所有的引導詞“that”都不要省略。

 

 

 

  4.定語從句:

用來修飾名詞或者代詞的句子。

 

先寫一個簡單句,然後在簡單句中的名詞或者代詞後面加個that從句,注意這裡的“that”要在從句中做成分。從含義上講,“that”=從句所修飾的詞。

 

例句:

It is a novel that you may like to read. 這是一本你也許想看的小說。

注意:“that”從句修飾“novel”這個詞。

 

I don't like the novel that you borrowed yesterday. 我不喜歡你昨天借的那本小說。

 

Anything that can burn is a source of heat energy.任何能夠燃燒的東西都是熱能源。注意:這裡的“anything”是不定代詞。

 

 

 

  5.同位語從句:

 

名詞+that從句+謂語+其他可用於同位語從句的名詞有:

advicedemanddoubtfacthopeideainformationmessagenewsorderproblempromisequestionrequestsuggestiontruthwishword等。

 

例如:

 

The news that we won the game is exciting.我們贏得這場比賽的消息令人激動。

 

The suggestion that we go abroad to study is given by him.我們去國外學習的建議是他給的。

 

 

 

  以上內容給考生詳細介紹了托福寫作考試中“that”的巧妙用法,如上所述,其實包含從句的複合句並不是那麼的可怕,只要把握句子基本原則,遵循上面的步驟就可以用小小的“that”輕鬆玩轉五大從句。

 

 

文章出處: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258047

https://cs.xhd.cn/toefl/toeflxiezuo/780479.html

http://group.langlib.com/Thread/Detail/0653-1160733

 https://www.xhd.cn/toefl/xiezuo/155611.html

 https://m.kekenet.com/menu/201507/389439.shtml

文章標籤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英文的誤區在哪兒,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學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告訴你學英文的真實方法和誤區分析,供大家參閱!

 

 

  告訴你學英文的真實方法和地雷分析

 

 

  1.一直以來,人們對不同年齡掌握語言作用在生理上的區別一直有懷疑和爭論,而今通過“fMRI功能核磁共振”這一新技術,證實了以往對“不同年齡段語言形成機制不同”這一猜測的真實性,也就是確實存在生理上的關鍵期。

 

 

  2.為外語思維的存在提供了證據。形不成這個新的“外語語言區”就無法用外語思維,只能在自己的記憶中“調取”外語知識,(成年人啞巴英文的本質)。關於這一點,下面會做更深入的分析。

 

 

  3.不同國家的語言,形成的機理和在大腦中存在的位置是一樣的。

 

 

  4.儘管存在關鍵期,但語言能力實現的最終結果,成年人跟兒童應該是近似的,但實現過程應該就是遭成效率差別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改進實現過程,也就是語言區形成的過程,定能提高實現效率,而縮短形成時間。 兒童獲得語言的過程跟成人學習語言的不同:

 

  這一課題學術界爭論不休。因為沒法敲開人腦來觀察,大多只能使用間接證據,所以各派誰也不承認別人的實驗的權威性。就不再拿科學資料煩大家了,先簡單分析一下兒童獲得語言和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到底有什麼本質區別,成人應該如何象兒童學習“獲得語言”的技巧吧。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左右兩個腦半球,每個腦半球負責不同的功能。

 

絕大部分的人,左腦負責的是:數位,邏輯,計算,推理還有語言。

右腦負責的是:圖像,色彩,音調,旋律還有浪漫。

 

有人簡單總結為左腦是邏輯腦或理性腦,右腦是圖像腦或感性腦。(美國科學家曾進行過人群左右腦功能位置統計的比對,發現右手優勢的人,95%是這一順序,5%是左右顛倒的。而左手優勢的人,即我們說的左撇子,居然也是大部分人符合這一規律,達75%)。

 

嬰兒大腦所具有的神經元突觸數量大約是成人的兩倍,負責左右腦的聯繫的神經也比成人豐富,所以小孩子在獲得語言時,左右腦一起緊密配合使用。

 

而到了大約六歲時,有人研究說如果這些神經元突觸還不使用就開始消退,有人研究說左右腦的神經鏈沒有開始使用就開始萎縮(還有說斷裂的),到了十二歲,這些神經元突觸啊鏈啊就只有小時候的一半了。

 

所以成人以後,左右腦分工開始變的重要,但學語言的優勢反而失去了,因為成年人開始只主要應用左腦來“學習”語言了。儘管目前科學證據還不夠豐富,但這一分析還是合理的。

 

於是成年人和兒童對語言的掌握出現的本質區別。 

  先看成年人如何學習語言,這個大家比較熟悉。

 

大家聽說過很多學習方法,看過很多教材,見過一些成人學習外語的成功案例,但大多都是在用同一類方法在學習外語,即用“記憶”的方法。

 

大家看到這裡覺得奇怪:沒錯啊?學英文不就是靠記憶嗎?背單字,背句子,背文章。誰記憶力好或刻苦記憶誰就最厲害。我就是記憶不好。

 

但記憶有錯嗎?我們往下看錯在哪裡了。記憶完了存放到了大腦負責記憶的區域,形成的是對這種外語的知識的

 

  記憶。記憶過程符合記憶規律,大家最熟悉的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Ebbinghaus 的記憶曲線,即記憶-遺忘-再記憶。

 

有人說要忘掉七遍才能不忘,這裡不再對記憶規律多討論,總之很辛苦。語言的變化是非常複雜的,不能說只有兩萬句英文,應該說有無數種組合,專家分析有幾百萬種常用組合,當然包括了一般人使用的近兩萬個單字和上萬個片語。(英文單字一般是一詞一意,個別的是兩意。但片語一般都是多意的,比如take off, 要按意義數分,片語可要比單字量還大了。)

 

所以要有相當大量的知識才能準備應付這麼多的變化。要達到相當的知識量,一般需要至少9000小時的記憶時間。對大多數時間緊張或稍缺毅力的同學來講,實在是太難了。

 

9000小時意味這什麼?一天一小時需要近30年,一天3小時要近10年。當然有些人確實是用這種方法學會外語的,但真太不容易了,後面我們會做些案例分析。但先在這裡對那些靠刻苦努力成功的同學表示十分的敬佩!

 

  總之,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記憶——記憶區——知識。

 

那兒童是如何掌握語言的?剛才說了,他們在掌握語言時,是左右腦緊密配合的,更準確說,是用右腦幫助左腦實現建立語言區。大家還記得右腦是圖像腦吧。兒童在最初聽到任何語言的時候,一上來肯定是不懂的。

 

但因為他們沒有語言,再給他們解釋也是無用的。那怎麼辦?沒人著急,人家自己有辦法。他們通過在出現這些詞句(一般先是簡單辭彙,更嚴格說是只這些辭彙的語音)時的場景圖像的觀察(當然還包括觸覺,嗅覺等其他輔助的感官刺激,盲童甚至僅靠這些輔助感官刺激),而猜測這些詞句大概代表的含義,並與圖像進行“聯繫”。

 

經過幾次的重複刺激後,形成了對這一語音符號的“條件反射”,在大腦語言區的位置形成了腦神經的一個網路結構逐漸構造該語言的語言區,最終實現了用這種語言的語音符號思維的能力。這個過程實現起來,既輕鬆,又快捷,成年人望塵莫及,而總是感到驚歎。

 

 

  總之,兒童的語言獲取過程是:猜測——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語言區——實現語言思維。

 

 

 

  語言條件反射

 

  說起語言是一種“條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還真沒太多人反對。大家在中學就學過,語言現象是“第二條件反射”,所以語言本身也叫做“第二信號系統”,使用工具和語言條件反射是人類特有的能力。

 

 

不過應該有相當多的同學記得。當然,後來科學家發現通過語言條件反射的訓練,黑猩猩能夠聽懂相當數量的單字(目前最多幾百到一千個詞,還都是英文),只是不會說,因為沒有人類這麼複雜的發音系統,但可以用手語回答。還發現黑猩猩會製作和使用簡單工具。這一下,人類特有的東西越來越少。

 

等哪天黑猩猩學會了生火取暖,這事兒就真有點那個難說了。可大家到了學英文時,往往忽略了語言是條件反射這一事實。通過調查發現,大家最後對什麼是條件反射,還都說不太清了,還總是和記憶混淆。我們先復習一下: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早在上世紀初就奠定的經典條件反射的基礎。他的實驗方法是,把食物顯示給狗,測量到狗會大量分泌唾液。這叫非條件反射,不需要條件。

 

但如果隨同食物反復給一個並不自動引起唾液分泌的中性信號刺激,如鈴聲,經過一段時間重複刺激後,狗會逐漸在只有鈴聲而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就分泌唾液。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狗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這就是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內容,稱為第一信號系統。另一類是抽象信號,即語言、文字稱為第二信號系統。

 

第一信號系統就是對第一信號發生反應的大腦皮層機能系統,將直接刺激轉為機體各種活動的信號。第二信號系統是對第二信號(語言、文字)發生反應的大腦皮層機能系統,它是將第一信號系統的單純刺激轉變為具有抽象意義的詞語的信號。第二信號系統是在第一信號系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反過來又影響和支配了第一信號系統。

 

 

 

 

  告訴你學英文的真實方法和誤區分析2

 

 

 

  關於兒童語言獲得和成年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對比,有必要再加以說明。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路線,正是造成語言學習能力差異的主要原因。

 

  我們先看兒童的語言獲取過程:猜測——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語言區——實現語言思維。我們倒著往回看:語言是思維,大家已經同意。

 

學術界有三種說法

一是語言決定論,認為語言決定思維;

二是思維決定論,認為思維帶動語言;

三是認為兩者互相依託。

 

其實三者不必爭,都認為語言和思維緊密結合。那大腦的語言區呢?這一問題上上世紀就解決了。

 

1861年,法國醫生保羅.布洛卡(Paul Broca),準確地找到了語言區的位置,於是該語言區被命名為布洛卡區。十幾年後,德國醫生魏尼克(Wernicke)又發現了大腦中另一個負責語言的區域,後也被以發現者名字命名。大腦中的語言區最主要的是這兩個,他們都不是負責記憶的。嬰兒剛出生,大腦像白紙一樣,隨著開始接受“色、聲、香、味、觸”等刺激,腦神經開始忙起來。這些神經主要集中在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即灰質部分中,而灰質下面的白質,則是這些腦神經的長纖維。這些纖維由絕緣材料包著,分別向各處傳送電脈衝。語言區的形成是通過這些神經纖維按一定規律鋪墊而成。

 

具體形成的腦神經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我們只能從外界現象和腦受損傷的症狀觀察,這裡不再細說。從外界看,是條件反射形成的。

 

 

  那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學習——記憶——記憶區——知識這一途徑呢?我們已經知道語言不是知識(有某些知識的成分,但那不是語言能力的本質),那語言是否在記憶區?學醫學和心理學的同學比較清楚不是。

 

就算我們沒專業知識,但有這樣的觀察:有的人記憶受損,什麼都記不得,但說話沒問題。他怎麼沒把語言忘了呢?原來語言本不是記憶。

 

大家記得成龍演的“我是誰?”或Matt Damon演的“伯恩的身份”吧?兩人都是連自己名字都不記得了,但說話甚至多種外語都會說。

 

既然本不是記憶,就談不上真正意義的“會忘記”,當然也就知道語言不應該是靠記憶或“背誦”得來的了。而記憶的方式正是成年人學習的主要手段,有人抱怨忘了也就不奇怪了。

 

 

  關於記憶力

 

 

  這裡順便來討論一下記憶力和年齡的關係。大家知不知道人的一生多大歲數時記憶力是最好的?10歲?18歲?越小越好?錯!是30歲左右。

 

一般實驗顯示是25到30歲,有些單純真對女性的實驗甚至發現是35歲40歲。年紀大,記憶力是非常好的,認為不好純屬為懶得記自己找藉口,而自我暗示的結果還真讓你記不住。

 

其實如果正常使用大腦,到70多才開始記憶損失明顯。而年紀越小記憶力越差,3歲時實際上長期記憶力幾乎是零。所以大家3歲以下的事一般都記不得,有幾件事記得就了不得了。

 

怎麼老有人說小孩子記憶力好呢?三歲小孩給他換個媽他過幾天就不記得了,還說好呢。所以我們發現很多家長讓小孩子背東西,古詩啊什麼的,正是違背了兒童的思維特點而強迫他們使用最不擅長和現在最不用的東西,而放棄和壓制了他們應該開發的那些智力。

 

每次想到這裡總來氣,大人學習受點苦也罷,小孩子受了罪還受害。真是害人不淺呀!大家也許聽說過國外上小學上課儘是玩兒,很早就放學了,回了家哪有什麼作業呀?還是玩兒。有作業也都是些小遊戲,小實驗項目等。到了中學還這樣,天天關心課外活動能力和交際能力,13歲沒找物件老師還找去談話問是否和異性相處有問題。(很多台灣移民小孩被老師找,回來一問是這事兒,家長當時都嚇壞了。)然後也沒有什麼高考,過SAT就成。SAT上那數學題讓咱初中小孩做,全滿分,這些小老外那叫覺得難。你說他們不怕耽誤下一代?不怕,人家明白著呢。

 

  我們還是說說這和學語言有什麼關係?明明是成人記憶力好,學習能力強,3歲小孩沒什麼記憶力,理解力跟成年人更不能比,可成年人學語言困難,3歲小孩最容易。其他原因不談,單從記憶上看,剛好是因為成年人記憶力好而且用記憶去學語言,所以困難;小孩記憶力差,而剛好不用記憶力學語言,所以容易。剛好又證明語言獲得不是靠記憶!

 

 

 

文章標籤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福TOEFL閱讀準備中的4大陷阱

 

 托福TOEFL考試中閱讀題的陷阱無處不在,這也是很多想讓托福TOEFL提高成績的人面臨的最大問題。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托福TOEFL閱讀備考中,考生容易遇到的四大陷阱吧!

 

 

  陷阱一:熟詞僻義

 

  辭彙類問題(Vocabulary Questions)是托福TOEFL閱讀考試每次必考題型,而且題量較多,每篇文章通常出現3-5題,它要求考生確定文章中個別單字或片語的具體意思(一個單字可能有多個意思,但在給定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與該單詞在閱讀文章中的意思相符)。這種題型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但這種題型中的“陷阱”即“熟詞僻義” 讓考生們頭痛不已。

 

  所謂“熟詞僻義”也就是辭彙題中所考查的單字儘管考生比較熟悉,對其常用含義也瞭解,但恰恰題目中考查的是該單字在閱讀文章中的意思,而該意思是考生所不熟的。而往往考生們受該單字常用含義的影響,導致選錯答案。比如“calling”一詞的常用含義為“呼喊、召喚”,而新托福TOEFL閱讀中則可能考到該詞的“職業、天職”的含義。

 

  欲應對此“陷阱”,建議考生們在備考中擴大自己辭彙量的同時,掌握猜測單字意思的技巧(利用上下文、構詞法等),同時注意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單詞在文章裏面的意思,建議考生們在選出答案後把答案放回原文進行檢驗。

 

 

 

 

  陷阱二:題幹中設陷阱

 

  有很多人仗著知道不少托福TOEFL閱讀技巧很輕鬆地就中招了,題幹中的陷阱主要出現在否定排除題,即俗稱的“三缺一”題型中,題目4個選項中有3個符合文章內容,剩下一個不符合,題目便是要求選出這個不符合文章內容的選項。該題題幹中要麼會出現大寫的“NOT”,要麼會出現大寫的“EXCEPT”,比如: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of X?

 

  The authors description of X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而考生們在做題過程中往往會遺忘掉題幹中的“NOT”和“EXCEPT”,選出一個和文章內容相符的選項,最終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丟掉唾手可得的分數。

 

  建議考生考試時一定要細心、鎮靜,尤其要特別注意這種題型中的“NOT”或“EXCEPT”,並且謹記:這種題目的答案要麼是選項內容原文沒提到,要麼根據原文內容選項是錯誤的。

 

 

 

  陷阱三:定位資訊陷阱

 

  托福TOEFL閱讀題的定位其實不難,但前提是定位資訊要選准,也就是定位的點要對。通常情況下我們優先選擇作為定位資訊的是:專有名詞、術語、物質名詞、特殊名稱,但在做題過程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考生們千萬不可以一刀切。

 

OG Practice Test 2的第七題中題幹為“Paragraph 2 suggests tha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determining differences in feeding preferences of East African herbivores?” 該題幹中有專有名詞“East African”,如果考生們用該詞定位,肯定會導致無法定位到該題對應文章內容的準確位置。無法準確定位,必然耗時,而且影響考試心情。

 

實際上考生們在考試時應該注意該篇文章的標題為“FEEDING HABITS OF EAST AFRICAN HERBIVORES”,標題中已經出現“EAST AFRICAN HERBIVORES”,因此我們可以得知該篇文章整篇都是關於EAST AFRICANHERBIVORES的,如果還是以它為定位詞,肯定定位不到所需資訊的準確位置。而該題的定位資訊應該為“differences in feeding preferences”

 

 

 

 

  陷阱四:選項中陷阱重重

 

  這也是給托福TOEFL提高成績造成最大麻煩的地方。直接事實題中,有的選項重複文章中的資訊,但並沒有回答問題。這樣的選項最容易迷惑考生。對此,建議考生們在做直接事實題時直接排除那些本身就矛盾的選項,同時千萬不要因為某個選項內容在文章中出現過就選擇該選項,一定要回答問題。

 

  句子簡化題中有的選項內容和原文相符,但忽略了原文重要資訊,這樣的選項最容易誤導考生。建議考生在做題時要仔細研讀文章中所標識的句子,根據標點和關聯詞把句子按照義群拆分為幾個部分,學會長句短讀,迅速找出句子的主句,也就是主謂賓或者主系表。

 

  修辭目的題中,選項中出現的是例子,即作者說了什麼,但這種題考查的是作者為什麼這樣說。建議考生們在做題時注意字眼definitio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o explain, to criticize等。

 

  推論類問題中,選項重複原文資訊,也就是選項為原文直接清楚表述的內容,這樣的選項也容易誤導考生。建議考生們注意在解答此類問題時,不僅要理解作者所寫出的句子的字面意思,還必須搞清楚這些句子之間的邏輯性暗示。正確答案一定是從原文中已經給出的內容推論出來的。

 

  以上就是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托福TOEFL閱讀備考中,考生遇到的四大陷阱,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幫助。

 

 

 

    

 

 

 

托福聽力6大注意事項

 

 

 

       堅持以托福聽力真題原文為主

 

  沒有完全瞭解和熟悉托福聽力真題前,不要去聽friendsvoa等,特別是不要聽瘋狂英語。也許我的能力不夠,依照我看瘋狂英語要是你能聽懂2/3,那麼你聽力已經不是一般水準了,所以你能夠熟悉所有真題,耳熟能詳,就已經算是功力高深了,千萬不要好高騖遠。

 

 

  不懂就結合文章

 

  全部聽完真題,你可以試著背托福聽力裡面一些句子,有些人主張聽不出就死聽,直到聽懂,我不是很理解,其實很多聽不懂是由於

1,連讀

2。辭彙不認識

3。片語不懂。

 

試問聽力也是一個積累托福口說辭彙的過程,如果你聽多次不懂,也不肯翻文字出來背,那麼這些就是不懂的東西,甚至你查字典才能明白的東西,又如何指望自己在一遍遍聽中搞懂呢?其實你認真背一下,再結合音檔讀幾次,這個東西就是你自己的,何必反復聽,聽到最後還是不懂,費時費力。

 

  辭彙量是前提

 

  我建議大家把歷年托福聽力中出現名詞背一下,很管用,這些辭彙都是長對話裏的重要特徵,其實聽懂這些往往對你猜測答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實托福聽力中長對話一般不會說和我們常識相反的事物,你能夠聽明白在說個什麼東西,即使後來很多不懂,連蒙帶猜也可以做對3-4個。

 

  一邊聽對話一邊做題

 

  首先,容易造成聽後不反應文章意思的惡習,的確大部分你能夠聽懂,基本都可以做對題,那麼你是否想過有些你似乎理解意思,其實根本是錯誤的,只有做過題目對過答案才能夠糾正,就算不存在以上問題,雖然聽力選項答案簡單,但是個體流覽和理解速度有差異,長期只聽不作題必定導致你掃描答案速度降低。其次,托福聽力答案偶有陷阱,DA好,可是一上來就選A,所以這種細心和靈感是需要平時養成的。最後,在你萬一聽不懂的情況下,你看著選項必須猜題,這個猜其實包含了你使用一些聽到的辭彙來推測答案,這也是能力,試問你平時不猜,考試的時候怎麼會猜對?

 

  重點是聽和背

 

  托福聽力練習時要求大家跟讀,除了一些連讀需要跟讀幾次,一些辭彙習語背一下以外,聽一次的效果遠比讀一次好,首先,這是聽力不是朗誦會,第二很多人很多單詞讀音不標準。我這樣說是為表明聽一次效率比讀一次好,比較實戰。

 

  學習需要持之以恆和熱情

 

  主張在托福聽力中要精聽,少泛聽,特別是傻坐著,以為帶著耳機聽到耳朵疼就出效果了,你如果沒有激情,不去想想對話的場景,在什麼時候可以使用,那麼還不如去做語法和閱讀,畢竟時間有限。

 

 

 

 

 

 

托福口說有哪些考試技巧?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托福口說考試技巧。托福口說考試需要你在聽到題目的第一刻將該說的準備好,大腦迅速地做出反應,閃現靈感,等到提示音響起時,你就要開始大聲響亮的說出你的答案。那麼如何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講出最優秀的答案呢?

 

 

  儘量做到自然表達

 

  托福口說考試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把托福口說考試當成正常聊天。考生在答題時可以加一些feeling words,用得好的話,可以使你準備的內容更加自然。如:

 

  Um, well, you know, I mean, like

 

  Why do I like it?

 

  如果在答題過程中忘記自己所準備的內容,可以使用“well, you know, I mean…”使用這些詞也會使你的托福口說更加道地。

 

 

  苦練發音

 

  有些考生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口音很不標準,帶有濃厚“ㄊㄞ”,那是因為你平時開口少了,口腔肌肉對於另一套語言的運動方式完全不熟悉,因此在發英語的音時還是習慣性地使用中文的口型,發出中文的音。選擇英音或美音都可以,最好是要偏向於其中一種,因為兩種口音說話的氣質是完全不同的!

 

  聽力部分講的跟讀是很管用的,盡可能錄下自己的聲音,放給自己聽,對比原材料。你可能會發現,我去怎麼這麼奇怪,一點都不像,明明剛剛自己念的時候感覺挺好的。錄音讓你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發音,從而知道如何調整。

 

  除了詞語本身的發音,考生還應該著重練習略讀和連讀。第一步是能聽懂別人的略讀/連讀,第二步是要能明確分辨出其略讀/連讀的確切位置,第三步是要能模仿略讀/連讀,最後一步就是要在自己說話時能自主略讀/連讀。

 

 

  答題範本巧準備

 

  針對托福口說的第一題,準備一些常用的托福口說段子。例如敬佩的人,喜歡的動物,喜歡的地方,難忘的事,對你最有影響的人……很多段子是可以回答不同的題目的。例如,題目要你說對你最有影響的人,或讓你說你最敬佩的人,就可以使用同一個段子。所以大家可以根據人、事、物、地點等,準備幾個屬於自己的托福口說段子,這樣在需要時就可得心應手。

 

  針對托福口說的3-6題,大家可以做出問題的基本框架,利用這個框架來幫住自己理清思路。把聽到的內容填進空中,再在相關的地方填上自己的看法,這樣答案便可輕鬆得到了。

 

 

  模擬練習測水準

 

  在做了上述準備後,你便可以自己實戰練習,看看自己的能力了。你可以利用OG和兩大類比考軟體kaplanbarron來多加練習。另外到了考前最後一個月,你需要做的就是下載機經和預測,把預測的題目全部做一遍,測一下自己的托福口說水準。建議你把預測的題目一個不漏的全部做完,這樣不僅可以鍛煉托福口說,增強能力,重要的不會為自己考試時遇到出現過的題目卻不會做而留下遺憾。

 

 

  爭分奪秒來應試

 

  托福口說考試需要你在聽到題目的第一刻將該說的準備好,大腦迅速地做出反應,閃現靈感,等到提示音響起時,你就要開始大聲響亮的說出你的答案。它鍛煉一個人的口、耳、腦的協調能力,是一個需要爭分奪秒的技術活。另外在準備時你也可以在草稿紙上寫下準備內容,可以看草稿回答。因此有沒有充分的準備也影響著你的發揮。

 

 

 

 

 

 

 

 

新手如何備考托福寫作?

 

  托福寫作是托福考試中較難的部分,剛開始備考托福考試的考生要如何備考托福寫作呢?為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手備考托福寫作的重點

 

  常考話題

 

  新手備考托福寫作為了抓住重點,要瞭解托福寫作常考話題,托福寫作常考環境類、教育類、生活方式類、工作類型的話題。考生可以從這些話題角度閱讀相關材料積累話題素材,而且在備考過程中,同一個話題的托福寫作題目往往可以用到同一個解題思路,比如工作類型-喜歡在家辦公的話題,思路可以是這種工作方式使人自由;面對同樣類型的話題:選擇工作的話題,也可以說自己在選擇工作時更看重自由。托福寫作備考按照話題來準備,效率更高。

 

  TPO題庫

 

  TPO題庫是歷年托福考試的真題匯總,托福寫作、托福口語真題是考生必須熟悉的,至少練習一遍。新手備考托福時,用TPO練習是最接近考試的。托福寫作備考中,對這些真題的使用方法是:按照以上所分的托福寫作話題將托福寫作真題進行分類,每個大類橫向練習,整理大類托福寫作素材;也可以在托福考試備考的最後選擇幾套題來練習一遍。

 

  OG評分標準

 

  OG是新手備考托福時熟悉考試最好的資料。對於托福寫作備考,OG中給出了托福寫作各個分數段的具體特徵,並給出托福寫作評分主要看重的要點。考生備考托福寫作前期,可以利用OG來熟悉寫作的重點,並著重對辭彙、語法、句型、範本等進行整理;後期在托福寫作實踐練習後,利用OG托福寫作評分標準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

 

 

 

 

  新手備考托福寫作的注意事項

 

  練習不拘泥於時間

 

  托福考試中學會對時間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於備考托福新手來說,托福寫作必須先有“品質”再求“速度”,所以,在我們剛開始練習作文的時候,不必過分的追求完成的速度,而是需要把完成的品質放在首位。而在練習進行的過程中,“品質”和“速度”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們備考的不斷進行中,無論是辭彙量或是語法知識,都會有不斷的沉積;同時,調整了自己的寫作習慣,寫作速度也就自然會有了明顯的提升。

 

  學會找到範文對比

 

  在托福寫作的備考過程中,我們都會去找一些比較經典的範文進行參考。但是,對於托福寫作備考新手來說,這些範文又該如何合理正確的使用呢?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會在這其中找一些其中的經典例句或是高分辭彙進行背誦。建議大家在寫作的同時,不妨找些範文,將自己的作文與範文進行對比,可以很快找到差異和缺點,比如在構建上是否明確,舉例上是否精准。另外,想要瞭解自己在文章中的關鍵用詞是否精確,也可以找些範文來進行對比。

 

 

 

 文章出處:https://zhuanlan.zhihu.com/p/98003802

 

文章標籤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哪些提高英文閱讀能力的方法,是什麼

 

不管學習英文是為了應付眾多各式各樣的英文考試,還是為了切實可用運用到實際的日常生活運作當中,提高英文的閱讀水準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英文所有的考試裡面都有閱讀版塊,而日常生活工作需要閱讀有關英文的檔資料報告,甚至重要專案的規劃書合同。所以提高英文閱讀是提升英文綜合能力水準不可忽視的一環。

 

當一翻開英文書本,面對著那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時,不要過度強迫自己讀進去,哪怕自己是跳躍式選讀都可以,最初講求的是培養自己熱愛英文閱讀的興趣。避免陷入焦躁的心境。

 

小編也是這樣,對著十多本英文書籍各種發愁啊,但是沒有過不去的坎,閱讀也是這樣的,只要你正確處理與它的關係,培養英文興趣。

 

1、英文閱讀的心態

 

在最初就會對閱讀抱有畏懼的心態,這種心態在考場上更是隨著緊張等情緒發展到極致,這是很不利於準確答題的。因此,在最開始,就不要想著閱讀怎麼難,就把它當成故事來看,如果遇到枯燥的科技文說明文,就當吸收新知識。

 

In the beginning will be afraid to read the mentality of reading, this attitude is in the examination room with extreme emotional development to the extreme, which is very unfavorable to the correct answer. Therefore, from the outset, do not think about how hard it is to read. Think of it as a story. If you encounter bor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xpositions, you should absorb new knowledge.

 

 

2、潛意識擴充辭彙量

 

對於生字,不要有急於求成的心態,希望認識這些單字就可以一覽眾文章了;也不要一個勁的翻字典,有不少辭彙都可以通過上下文猜到意思的。

 

只有多讀廣讀,才能接觸到更多的辭彙。有句古話,“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英文閱讀,閱文百遍,詞義自現。所以說,要多讀,多理解。

 

For new words, do not be anxious to get into the state of mind, I hope to know these words you can list the public articles; do not keep reading the dictionary, there are many words can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context. Only read more reading, in order to reach more vocabulary. There is an old saying, this sentence is equally applicable to English reading, reading a hundred times, the word meaning from the present.

 

 

 

3、選擇區分精讀與泛讀

 

泛讀的文章可以是自己不是那麼感興趣的,它的目的是迅速掌握大意。

 

泛讀就是要多讀多看,各種類型的文章和題材都儘量多接觸。

 

而精讀的文章最好是自己喜歡的題材或精品名篇,因為它需要反復的讀,精緻的讀。

 

精讀的時候,建議隨身背個本子。在精讀的過程中,記住文章的用詞,語法,精彩片段或引用的名言例證。

 

Extensive articles can be of less interest to themselves, and its purpose is to quickly grasp the effect. Extensive reading is to read more, all types of articles and topics are as much as possible exposure. The intensive reading of the article is best your favorite themes or articles, because it requires repeated reading, refined reading. Intensive reading, it is recommended to carry a back book.

 

 

 

4、優質英文閱讀推薦

 

建議選擇一些暢銷小說作為精讀(泛讀也可以),因為其故事情節豐富,可讀性強,讀起來會比較有趣,故強烈推薦。

 

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choose some best-selling novels as intensive reading (extensive reading is also possible) because of its rich storyline, readability and interesting readings,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名著固然有其精妙之處,但其用詞古樸,較文縐縐,與現代英文可能會相去甚遠,不適於當作閱讀素材。

 

也許有的老師也會推薦《經濟學人》,對此小編認為《經濟學人》的文章多為政治經濟社科類文章,趣味性較小,但題材類型較多,適宜泛讀,但主要針對英文中高水準的學習者。

 

 

 

 

 

 

 

英文中最常用的兩個連接詞“while”和“as”,一不小心就用錯了

 

 

'While' and 'as' are used to describe actions that occur at the same moment that something is in progress. 'While' and 'as' are sometimes confused with the preposition 'during'. Both express the same idea, however, the structures are different. 'While' and 'as' are time expressions and take a subject and verb. 'During' is a preposition and is used with a noun or noun phrase. Tak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s to note the difference.

 

  “while”和“as”用來描述在同一時間正在進行的事。"While”和“as”有時會與介詞“during”混淆。兩者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然而,結構卻不同。

 

"While”和“as”是用來表達時間,有主語和謂語動詞。

During”是一個介詞,和名詞或名詞片語連用。

 

看看下面的例子來分清差異。

 

 

 

  Notice how the meaning remains the same in both structures:

 

  注意在兩種結構中,它們的含義如何保持相同:

 

  Examples - During:

 

  During的例句

 

  We discussed the situation during lunch. (noun)

 

  我們在午餐時討論了一下情況。(名詞)

 

  They are going to visit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during their visit to New York (noun phrase).

 

  他們將在訪問紐約期間參觀帝國大廈(名詞片語)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can also be expressed using the time expressions 'while' or 'as'. Be sure to take careful note of how the structure changes.

 

 

 

  下面的句子也可以用表示時間的‘while’或‘as’來表達。一定要注意它們結構的變化。

 

  Examples - When / As:

 

 

  When/As的例子:

 

  We discussed the situation while we were eating lunch. (full adverb time clause with subject and verb)

 

  我們在吃午飯的時候討論了情況。(主謂齊全的時間狀語從句)

 

  They are going to visit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as they visit New York. (full adverb time clause with subject and verb)

 

  他們將在參觀紐約時參觀帝國大廈。(主謂齊全的時間狀語從句)

 

 

 

  Future: Use 'while' or 'as' to state something that occurs at the same moment that something else - the main focus of the sentence - important will occur.

 

  未來時態:使用“While”或“as”來表示某事和另一件事同時發生,另一件事重要的事即句子的焦點。

 

 

 

  Time clause: present simple

 

  時間從句:一般現在式

 

  Main clause: future form

 

  主句:一般未來式

 

  Examples:

 

  例子:

 

  We're going to speak about the modifications as you eat lunch.

 

  當你吃午飯的時候,我們談談修改的內容。

 

  She'll work out the order details while we discuss what to do next.

 

  當我們討論下一步該怎麼做時,她會整理出訂單的細節。

 

  Present: Use 'while' or 'as' to express what always happens when something else important takes place. This use of 'while' and 'as' is not as common as the time expression 'when'. Notice that the preposition 'during' is often used in place of 'while' or 'as' to express the same idea.

 

  現在式:用“while”或“as”來表達當其他重要事情發生時,一直發生的事情。“while”和“as”的這種用法不像表達時間的“when”那麼普遍。介詞“during”經常用來代替“while”或“as”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Time clause: present simple

 

  時間從句:一般現在式

 

  Main clause: present simple

 

  主句:一般現在式

 

  Examples:

 

  例子:

 

  He usually has lunch while he takes a walk around the campus.

 

  他經常在校園裡散步的時候吃午飯。

 

  Angela often takes notes as the meeting progresses.

 

  安吉拉經常在會議進行的時候做筆記。

 

  Past: 'While' and 'as' are used in the past to express an action that was occurring at the moment when something important happened. 'While' and 'as' are also used to express two actions that we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moment in the past.

 

  一般過去式:“While”和“as”用在過去式中用來表示當重要的事情發生時,正在發生的動作。“While”和“as”也用來表示過去發生在同一時刻的兩種行為。

 

  Time clause: past simple OR past continuous

 

  時間從句:一般過去式或過去進行式

 

  Main clause: past simple OR past continuous

 

  主句:一般過去式或過去進行式

 

  Examples:

 

  例句:

 

  Doug was drying the dishes while we were watching TV.

 

  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道格正在烘乾盤子。

 

  Peter took notes as we discussed the merger.

 

  彼得在我們討論合併的時候做了筆記。

 

  As Long As / So Long As = During an Entire Period of Time

 

  'As long as', and 'so long as' are similar in use to 'while' and 'as'. However, 'as / so long as' is used for longer period of times, while 'when' and 'as' are used for more specific, shorter periods of time. 'As / so long as' are also used to stress that something will happen, happens or happened over the entire period of time in an emphatic manner. Although examples are provided fo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s long as' and 'so long as' are generally used with future forms. Notice the use of tenses:

 

  “As long as”和“so long as”的用法類似於“while”和“as”。然而,“as/so long as”用於更長的時間,而“when”和“as”用於更具體、更短的時間。“as / so long as”也用來加強語氣表達過去發生,正在發生或將要發生的事。雖然提供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例句,但“as long as”和“so long as”通常用於將來形式。注意時態的用法:

 

  Future: Use 'so / as long as' that something will not happen for the entire period of time expressed by the time clause with 'as / so long as'.

 

  未來時態:使用“so/as long as”來表達在這段時間內()會發生的事。

 

  Time clause: present simple

 

  時間從句:一般現在式

 

  Main clause: future form

 

  主句:將來形式

 

  Examples:

 

  例句:

 

  I will never play golf as long as I live.

 

  只要我活著,我就永遠不打高爾夫球。

 

  She will never return so long as she goes out.

 

  只要她走了,她就不會再回頭。

 

  Present: Use 'as / so long as' to express that something happens or doesn't happen over the entire period of time that another event occurs.

 

  現在時態:使用“as/so long as”來表示在另一個事件發生的整個時間段內某事發生了或不會發生。

 

  Time clause: present simple

 

  時間從句:一般現在式

 

  Main clause: present simple

 

  主句:一般現在式

 

  Examples:

 

  例句:

 

  As long as he plays the piano, I go for a walk.

 

  只要他彈鋼琴,我就去散步。

 

  She visits him every month, so long as her husband has to take care of business in town.

 

  只要她丈夫在鎮上做生意,她就每個月去看他一次。

 

  Past: Use 'as / so long as' to describe an action that did or didn't occur ove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in the past.

 

  過去時態:用“as/so long as”來描述過去或更長時間內做過或沒有發生過的行為。

 

  Time clause: past simple

 

  時間從句:一般過去式

 

  Main clause: past simple OR past continuous

 

  主句:一般過去式或過去進行式

 

  Examples:

 

  例句:

 

  She didn't get any exercise as long as she was working 60 hours a week.

 

  只要她每週工作60小時,她就沒有運動。

 

  Peter didn't enjoy his work so long as he was in the house.

 

  只要他在家裡,彼得就沒法開心地工作。

 

 

 

 

 

多益考試閱讀部分的9個技巧

 

 

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問題需用不同的技巧。有些文章您應詳細閱讀某部分的內容,例如回答完成句子題時,有些文章,您應專注尋找某些有用字眼,這方法最適合用在配對題上。

 

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按順序回答問題,您可選擇先回答能令您更瞭解文章內容的問題,例如填充題,或先回答較容易的問題。這樣能大增應試的信心。

 

以下是個人對考試閱讀的看法,不對之處請大家指正:

 

 

  ※ 不要先閱讀文章內容

 

  在未清楚目的的時候看閱讀測驗文章的內容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閱讀測驗是分為3部分,很多考生都會用同一個方法處理每一部分,就是先詳細看文章內容或快速掃描內容,等對文章有一定瞭解時才開始看問題,用這個方法的人通常到最後都會發現時間不夠用。因為在他們閱讀文章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需要注意什麼內容和找什麼答案。

 

 

 

  ※ 先讀題目

 

  最快找到答案的方法是知道在哪個段落可找到答案。

如您已清楚每一段的內容大意,您能夠一接觸問題時便知道哪一段最有可能包含答案。

 

  要用最短的時間瞭解每個段落的意思,您可用以下方法:先看每個段落的第一句,然後看第二句,再看段落的最後一句。

 

如到這個時候,您還是不清楚這一段意思的話,您便需要全篇都看。介紹(Introduction)和結論(Conclusion)通常都會包含很多有用資訊,您應比較仔細地看這兩段。

 

 

 

  ※ 有順序地閱讀:

 

  1)先看標題 - 看罷標題,對全篇文章應有一個大約的瞭解;

 

  2)段落題目 - 知道每段的大概內容,您也能從中推斷文章的內容;

 

  3)看較深色或額外塗黑的字 - 這也可幫助瞭解文章內容;

 

  4)看圖片 - 有時候看圖片比看整段文字更有用。因此,先看圖片、圖表等等可令您更瞭解內容;

 

  5)看指引 - 如不看指引,您可能不知道應以何種方式回答問題。有時候指引也會包含一些關於文章的資料;

 

  6)看例句 - 例句不單可令您瞭解如何正確回答問題,也可在一兩句之內令您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因此看例句絕不是浪費時間的事;

 

  7)最後,看問題令您瞭解閱讀文章時應留意什麼。  

 

 

 

 

     ※ 清楚文章和問題的方式和分佈

 

  閱讀測驗的問題有時在的前面或後面。您必須清楚: 測驗的3部分是哪里開始,哪里完結;每部分有多少問題,哪里開始,哪里完結;應如何分配每部分的時間;應先回答哪些問題。

 

 

 

 

  ※ 清楚答案的位置

 

  很多時候您不用詳細閱讀整篇文章也能找到答案。首先您可找出問題的關鍵字或句,然後找出所有在文章出現的關鍵字或句。看每個關鍵字句的前和後尋找答案,按順序一個一個找,直至找到答案為止。

 

 

 

 

  ※ 收窄尋找範圍

 

  首先您看明白每一組例句問題和最後一條問題,之後再在測驗文章內找出例句問題問及哪一段的位置和最後一條問題在文章內的位置,然後您會發現通常整組問題的答案都是在文章例句問題的位置和最後一條問題的位置中間找到。用這個方法,您可省掉不少時間。

 

 

 

 

  ※ 注意文字或句子的形式變化

 

  在文章中尋找答案的難度很多時候會看您對字句的形式變化的認識能力。您需注意3種不同形式:

 

  第一種:同義、相同的字

 

  第二種:同義、相似的字

 

  第三種:同義、有很大差異的變化 

 

例句: 問題句 文章句 a) department stores = department stores(第一類) b) joined by = linked by (第二類) c) walkways above and below the ground = over-the-street crossings and(第三類) underground walkways

 

 

 

 

  ※ 留意字彙注解

 

  有時候測驗會對一些技術性或太深奧的字詞會作出解釋,千萬不要漏看,另外,如果測驗是Academic Module的話您會遇到很多大學程度或在大學才會用到的字,這些字您必須都認識和知道它們的意思。請參考字彙表(Glossary)內的字並找一本好的字典學習。

文章標籤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