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背景是經濟大蕭條,主要人物是約德一家(Joads)。約德一家因為乾旱、經濟危機、金融和農業的變革而一貧如洗,被驅逐出奧克拉荷馬州。由於他們的窘迫,並受沙塵暴的影響,約德一家走上了去往加利福尼亞的路。與成千上萬的「奧克佬」們一樣,他們尋找著工作、土地、尊嚴和未來。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美國作家約翰·史坦貝克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偉大的美國社會紀實文學,這部小說在當年「賣得最快,評價最高,爭論最激烈」,一時成為禁書,又被當眾焚毀,最後迫使國會立法,資助農民。1940年此書獲得普立茲小說獎。
故事背景是1933年從德州、至加拿大邊境的美國中西部廣大草原地帶,由於受到猛暴風沙侵襲,造成大片的耕地變成荒蕪。奧克拉荷馬州的喬德(Joad)一家,被迫背井離鄉。全家11口人坐著一輛老式福特牌汽車,取道國道六十六號公路,向西橫越黃沙滾滾的沙漠,到加州尋找出路。
一路上傳來的盡是有關加州的負面消息,年邁的祖父母先後去世,車子故障,又碰到小偷,喬德的兄弟諾亞悄然離去,喬德的朋友凱西遭到殺身之禍,前途茫茫之際,只有母親仍鼓勵大家堅強地活下去。
抵達目的地後,約德一家居住在貧困骯髒的胡佛村。盡管一家人拼命工作,只能勉强糊口,又遭人排擠。葡萄園主人不斷壓低工资,壓榨農民,於是農民奋起反抗,举行大罷工,地主勾結警察前来镇压。喬德在一場暴動中殺了人,只好再度離鄉背井。《憤怒的葡萄》於1940年改編成電影,主演為亨利·方達。
本書中,摘葡萄是農民的其中一項工作內容,但葡萄也象徵著眾多因各式各樣的迫害使他們走上反抗道路的人 們,他們心中的反抗意識就有如葡萄般地漸漸成熟,繁茂的葡萄也隨之成為農民們憤怒的象徵。
《憤怒的葡萄 》是一部偉大的社會記實文獻。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本為加利福尼亞人,為了創造這本小說,他與一 群如同書中約德一家人的農民從俄克拉荷馬流浪到加利福尼亞,切身感受到農民一路上的艱辛,也體驗了他們 生活中的種種。曾有人質疑書中內容的真實性,認為作者扭曲事實。
當時美國許多州都禁止此書的發行,俄克 拉荷馬州甚至還阻止將此書拍成電影,但卻有更多的人包括政府部長、大學教授、社會學家等相關人士支持《 憤怒的葡萄》。由於爭論激烈,國會為此派出了專門調查團,調查結果證明:農民們的流浪生活不但和史坦貝 克的描寫相符,有些情況還更加嚴重,不得不讓美國社會重新檢討和改進。
這本小說於一九四○年榮獲普立茲小說獎,一九二六年作者史坦貝克也因其眾多且優秀的文學作品獲得諾貝爾 文學獎。
●內容摘錄:下列文字摘自《憤怒的葡萄》
01. 我得去看看那些流落在路上的人,他們需要幫助。可是佈道是用不到了,他們活都活不下去了,還會希望昇天 嗎?他們的心靈那們悲傷,還會想到什麼聖靈呢?(p.15)
02. 一隻兔子到汽車前方,在車燈的光照下蹦蹦跳跳地往前奔,牠幾次想離開公路,又彷彿不願回到黑暗中去。對 面遠遠的有一輛車開過來,兩道很亮的燈光迅速移近,兔子遲疑了一下,突然轉過身向卡車跳過來。牠被車輪 壓著的時候,車身有一點小小的顛簸。接著對面來的車子呼嘯而過。(p.77)
03. 我整天躺著,你猜我老是想什麼?凱綏!他說了很多話,曾經讓人感到厭煩。可是現在我卻想起了他所說過的話 。他說,有一次他到荒野上去尋找自己的靈魂,他發現沒有屬於他自己的靈魂,他自己不過是一個大靈魂中的 一小片,他說荒野不好,因為他那一小片靈魂要是不跟其餘的在一起,就毫無用處。現在我知道一個人是毫無 力量的。(p.256)
04. 真實人生中,我們往往在大事底定,無可更改時才遲遲進場,卻又在勝敗未分的渾沌中提早離席。(p.243)
《憤怒的葡萄》之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中小農戶在大企業集團的壟斷和兼併下,紛紛失去了祖先辛苦開墾和自己長年以來所捍衛的家園。帶著滿心的不甘和一絲絲對新生活的期待,約德一家和幾十萬人往西方的加利福尼亞-那傳說長滿了葡萄、橙子和桃子以及充滿了無限工作機會的土地前進,希望能在那裡建立起他們的新家園。儘管一路上遇到種種困難,儘管一路上必須強忍著失去至親的悲痛繼續往西走,儘管一路上傳來的盡是有關加利福尼亞的負面消息,但對新生活的憧憬依舊促使約德一家繼續邁進。然而加利福尼亞並不是窮人的天堂,反而是一個更深的深淵。抵達目的地後,約德一家居住在貧困骯髒的胡佛村,不但找不到工作,當地居民及警察也對他們恨之入骨,最可恨地莫過於那些包工頭和果園主,勾結警察壓榨農民,發傳單誘使農民來工作,卻給他們極少的酬勞,就像書中所提到的:一個人使用牛馬幹活,還得養活牠們;而那些包工頭和果園主,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把工人招來,用完了就不管死活,還用殘忍的手段將他們趕走。種種不平等的待遇,終於促使約德家的男孩湯姆和他的朋友凱綏決心起來反抗……
現代冰冷的水泥牆隔閡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於現代人來說,似乎只有自己的事才是要緊的事,其他的都可以棄之不理,但我在這本書中所看到的卻不是這樣的情景。書中的中心人物─農民,他們的物質生活要比我們差上許多,但他們卻可以慷慨地和彼此原先不認識的人分享最後一塊麵包,在要分手時將原先就僅剩不多的財產分一半給彼此,互相勉勵,互相扶持。這種友愛的精神,正是我們現今社會所缺乏的;真心付出的行動表現,遠比包裝華麗但虛偽的客套話以及為求某種利益所送的禮品還要更教人尊重推崇。利益矇蔽了我們的雙眼,掩飾我們最原始的人性,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幫助別人,處處關心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都能朗朗上口,但真正做得到的實際上又有多少?望著存摺簿的幾個數字大笑,對老闆客人畢恭畢敬,明明不欣賞此人的所作所為卻還要昧著良心討好他,我們都不想成為這樣虛偽的大人。但曾幾何時,我們開始為了試卷上的紅筆數字斤斤計較,有些人甚至不擇手段地做出違反校規的行為;喜孜孜地數著過年紅包,再對沒給紅包的親戚冷眼相對……。我們已一步步地走入了大人的利益社會。生活中,金錢、名利、權力、文憑對我們來說也許非常重要,但這些並不是生命中的絕對。人活在這世界上絕不是將它活過就了事一樁,真正重要的其實是要我們去學習及體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心與心的交會。
本書所描寫的故事是三十年代美國的真實社會情境。生長在如今物質優渥社會中的我們,或許很難想像,在歷史上發生過這樣的情形;經由許多人的努力及抗爭抵制,才將現在的美國帶領到如此經濟繁盛的巔峰,在這群人當中,當然也包含了本書的主角─農民。也許就是因為書中的農民們彼此間的友愛及合作力,當他們發現自己的權利被包工頭和果園主所剝奪,導致他們連自己都無法養活時,這股精神便凝聚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反抗力,為種種的不公站出來反抗。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台灣。歷史上,從荷蘭統治時期到民國,也有多少勇士為了社會亂象和人民的權利站起來和統治者抗衡,他們有的明知成功機會渺茫,仍然願意站出來為社會奮鬥。反觀現在,我們享受著先人為我們爭取來的權利、自由,卻自以為是地以為一切都理所當然,濫用我們現今享有的物質,祖先如地下有知,豈不痛心疾首?
看完了《憤怒的葡萄》,彷彿和約德一家人共同度過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也讓我深刻的感受到當我們擁有自己身邊的種種時,千萬別忘了祖先當時爭取這些條件的不易以及秉持著友愛的精神和人分享這一切。如此一來,這些物質的存在對我們而言才會更加地值得!本書中,作者用了許多象徵的手法,例如湯姆半路上抓到的烏龜和書中常常描寫的野兔,且大都是象徵農民 ,只是用的表現方法及象徵層面不太相同罷了
《憤怒的葡萄》的命名由來
美國加州果農也有不少種植葡萄的,應該是以此為命名依據吧!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是美國作家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在1939年寫創的小說,出版沒多久即獲1940年普利茲小說獎,並於一九六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小說講述的是美國30年代大蕭條時期一家農民被迫遷徙西部,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加利福尼亞,卻又陷入果園主剝削與壓迫的境地的故事。在故事中果農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選擇了抗爭。
這部作品探討因銀行及社會層層剝削而失去家園的農民所遭遇的生存困境,被認為是反映美國三○至四○年代現實社會問題的偉大作品。《憤怒的葡萄》是美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斯坦貝克於1939年發表的紀實小說的代表作。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恐慌期間大批農民破產逃荒,作家曾跟隨俄克拉何馬州的農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亞,沿途所見,令他非常震驚,“有五千戶人家即將餓死,問題十分尖銳……”他以深刻寫實的筆觸,在書中展現了當時美國農民在生死線上掙扎、反抗的情景。作品出版後,引起各州統治階層的恐慌,許多州禁止小說發行,甚至有一本名為《快樂的葡萄》的小說出版以示針鋒相對。但一切都無法動搖《憤怒的葡萄》在美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http://www.sparknotes.com/lit/grapesofwrath/context.html這個網站是外文人的最愛唷^^
文章轉載於:ireadin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