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了下面這篇摘錄還滿心有戚戚焉的,因為我曾經也是沒有完整讀完一篇小說的人。但是真的去實行之後,讀完一整本英文小說不但對自己有種成就感之外,同時也在磨練自己的耐心,以及閱讀能力。
 
文/ 彭仕宜
每次看到有人懊惱自己耗費無數青春讀英文,但總沒有獲得預期的回報。我會問他一個問題:「你讀完過一本英文小說嗎?」

得到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結果,從頭到尾完整讀完一本英文小說的,是零。我強調是英文小說,不是文法書、不是學校指定的課本或操作手冊,也不是為了工作需要閱讀的商管書。

「假如我們連一本英文小說都沒有讀過,憑什麼期待自己的英文有多好?」 這句話不是安慰劑,但多數人聽到這論點,就會開始回想自己的英語閱讀歷程,有人說:「真的,在英文裡,我從來沒有過enjoy 的感覺。」

英文經年累月地學,學了那樣久,我們對英文單字的記憶,對語調的模仿,對文法的理解與吸收,對結構的摸索,最後都要活生生地在實境實踐演練。而實踐的諸多面向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反而是完整的閱讀經驗,這 種經驗不是讀句子、解析文法,查不認得的單字,這類把重心放在技術層面的活動。而是在閱讀過程裡,你會忘記現實的世界,經驗另外一個世界裡的喜怒哀樂,它變成無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體驗。讀一本英文書,可不可以像我們讀金庸,讀張愛玲,讀三國演義那樣。

要開始讀你的第一本英文小說,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要從哪一本開始讀?

要從哪一本開始讀?
我曾經請世界公民的外籍顧問列推薦書單,以及推薦理由。其中有幾個很有意思,有人推薦了Teen novels,青少年小說。我曾經聽過一個學生形容自己講英文是「小孩開大車」,他指的是用很幼稚的句型結構,卻套上了很艱深的商業術語,英文怎麼聽怎麼怪。

小孩和大人中間隔了什麼?青春期!台灣人學英文的過程中,其實是缺了「青春期」:語言結構開始複雜化、產生價值判斷這樣的人生階段。學校裡學的是基礎文法,進到商業社會裡就直接套用,於是生活事物的細節,心理情緒的變化,故事的發展轉折一概略過。要fill in青春期這個空窗,最好的就是讀青少年小說。假如不知從何開始,就從這三本開始。

這些是大人真的能讀完的青少年小說:
The Alchemist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Paul Coelho 著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Mitch Albom 著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 《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
Sherman Alexie 著
作者Sherman Alexie是印第安人後裔,這本書以幽默圖文呈現印地安小孩在加入美國公立學校後的文化碰撞

到底該不該查單字?
接下來你會遇到第二個問題,遇到單字到底要不要查單字。這是閱讀英文小說的兩難,不查字典不安心,查了字典又失去閱讀的歡欣。有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讀兩遍,第一遍堅持不要查字典,一旦做到這一點,你克服的不只是英文,而是自己面對陌生事物的恐懼,人格強靭度的磨練。第二次讀,拿一本筆記把自己不認得,不會用的字記下來。

當你讀完兩次,找一個願意聽你說故事的人,說給他聽。
 
 
文章及圖片轉載於:英文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e 的頭像
    Julie

    Julie's English Wonderland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